Page 118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4年第十二期
P. 118
李亚茹,等:离子色谱-脉冲安培检测器法同时测定酵母发酵液中4种糖类物质的含量
瓶中,立即用氮气保护。该溶液可使用7 d。 Minitab17. 0软件。
1 mol · L −1 乙酸钠溶液:取42 g乙酸钠,用水稀 2 结果与讨论
释至500 mL,用真空抽滤装置抽滤后,将溶液转移
至2 L的塑料淋洗液瓶中,立即用氮气保护。该溶液 2. 1 固相萃取小柱的优化
酵母发酵液样品成分复杂,不仅会对待测物的
可使用7 d。
测定产生干扰,而且会造成色谱柱和检测器的污
半乳糖标准品的纯度不小于99%;葡萄糖标准
染 [26] 。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时,常用的前处理方法
品的纯度为99. 7%;蔗糖标准品的纯度为99%;果
为固相萃取法,固相萃取小柱有银柱、钠柱、C 18 柱等。
糖标准品的纯度不小于 99%;乙酸钠的纯度大于
银柱主要用于去除样品中的卤素化合物,钠柱主要
99. 9%;试验用水符合GB/T 6682—2008《分析实
用于去除样品中存在的金属离子,C 18 柱主要用于去
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一级水的规定。
除样品基质中的有机大分子化合物。酵母发酵液主
酵母发酵液样品由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提
要含有蛋白质、纤维素、胶体物质等,均属于有机大
供,是酵母完成发酵过程之后的液体;将上述样品经
分子化合物,因此试验采用C 18 固相萃取小柱净化,
10 000 r · min −1 转速离心10 min分离处理后获得上
以有效减小基体成分对测定的干扰。
清液。
2. 2 色谱条件的优化
1. 2 色谱条件
氢氧化钠溶液和乙酸钠溶液常作为离子色谱
TM
CarboPac PA20色谱柱(分析柱尺寸150 mm×
3 mm,保护柱尺寸30 mm×3 mm),柱温均为30 ℃; 法检测糖类物质的流动相,只采用氢氧化钠溶液-
水体系梯度洗脱时,色谱图基线不平,如图1(a)所
− 1
流量 0. 4 mL · min ;进样量 25 μL。脉冲安培检
示;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乙酸钠溶液-水体系梯度洗
测器:Au工作电极,Ag/AgCl 参比电极,四电位波
脱时,色谱图基线较为平稳,4种糖类物质的分离度
− 1
形。流动相A为250 mmoL · L 氢氧化钠溶液,B
相对更高,如图1(b)所示。因此,试验选择采用氢
−1
为1 moL · L 乙酸钠溶液,C为水,梯度洗脱条件
氧化钠溶液-乙酸钠溶液-水体系作流动相,并分别
见表1。
在0. 3,0. 4,0. 5 mL · min −1 流量下梯度洗脱4种糖
表1 梯度洗脱条件 −1
Tab. 1 Gradient elution conditions 类物质。结果显示:在0. 5 mL · min 流量下,4种
糖类物质的分离度较低;在0. 3,0. 4 mL · min −1 流
时间/min φ A /% φ B /% φ C /%
量下,4种糖类物质的分离度均能达到1. 5以上,且
0 2. 4 0 97. 6
0. 4 mL · min −1 流量下4种糖类物质的色谱分离时
18. 0 2. 4 0 97. 6
间较短,因此试验选择在此流量下进行色谱分离。
18. 1 41. 6 40. 0 18. 4
试验进一步考察了柱温分别为25,30,35 ℃时
28. 0 41. 6 40. 0 18. 4
对4种糖类物质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4种糖类
28. 1 80. 0 0 20. 0
物质的分离效果没有明显差异,因此试验选择常使
35. 0 80. 0 0 20. 0
用的柱温30 ℃进行色谱分离。
35. 1 2. 4 0 97. 6
2. 3 方法学考察
40. 0 2. 4 0 97. 6
2. 3. 1 标准曲线、检出限和测定下限
1. 3 试验方法 按照色谱条件测定混合标准溶液系列,以各糖
取0. 5 g(精确至0. 1 mg)酵母发酵液样品,用 类物质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其对应的峰面积为纵
水定容至 50 mL。分别将 5 mL甲醇和 10 mL水过 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线性参数见表2。
C 18 固相萃取小柱,放置10 min,充分平衡后用注射 用水配制 0. 1 mg · L − 1 混合标准溶液,并用水
器以流量 4 mL · min − 1 将样品溶液注入C 18 固相萃 逐级稀释,按照色谱条件上机测定,以3,10倍信噪
取小柱,弃去前3 mL样品溶液,收集后续流出液,过 比(S/N)对应的质量浓度作检出限(3S/N)和测定
0. 22 μm水相针式滤膜, 按照色谱条件测定。 下限(10S/N),结果见表2。
1. 4 数据处理 由表 2 可知,4 种糖类物质的检出限为 0. 01~
色谱积分与结果处理采用Thermo Chromeleon 7 0. 03 mg · L −1 ,较文献[27-28]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软件,数据统计和数据分析采用 Excel 软件和 获得的检出限低。
• 13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