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1年第六期
P. 55
钟慈平,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用油中抗氧化剂的国家标准方法的优化研究
和 BHT 出峰较晚; 另外, 9 种抗氧化剂的加标回收 杂, 出现明显干扰, 如四级菜籽油中 TBHQ 峰与基
质组 分 未 达 到 完 全 分 离; 芝 麻 油 中 基 质 组 分 在
率偏 低 ( 31.4% ~90.1% ), 尤 其 是 TBHQ 、 IonoxG
100 和 BHT 的加标回收率均低于 70.0% . IonoxG100 出峰处( 18.554min ) 出现一未知杂质( 经
2.2 色谱条件的选择 质谱验证不是 IonoxG100 ), 严重影响 IonoxG100 的
2.2.1 色谱柱 测定.
为获得良好分离, 试验考察了 A g ilentEcli p se
试验首先选用较短的 A g ilentEcli p seXDBGC 18
色谱柱( 150mm×4.6 mm , 5 μ m ) 对抗氧化剂混合 XDBGC 18 SHISEIDOC 18 WatersC 18 等 3 种柱长为
、
、
标准溶液和实际食用油样品进行分析, 所得色谱图 250mm 的色谱柱 对 9 种抗氧 化 剂 分 离 效 果 的 影
见图 2 .
响.结果表明: 采 用 SHISEIDO C 18 和 WatersC 18
色谱柱测定时, 部分抗氧化剂( 如 PG 、 THBP ) 的峰
形较差, THBP 峰和 TBHQ 峰不能完全分开, 影响
积分结果, 定量分析误差大; 而采用 A g ilentEcli p se
XDBGC 18 柱测定时, 9 种抗氧化剂全部出峰, 出峰时
间合适, 峰形对称, 分离度相对较好.因此, 试验选
用 A g ilentEcli p seXDBGC 18 柱( 250mm×4.6 mm ,
5 μ m ) 作为色谱柱.
2.2.2 流动相
( a ) 抗氧化剂混合标准溶液
试验考察了 1.5% ( 体积分数, 下同) 乙酸 G 甲醇、
1.5% 乙 酸 G 甲 醇 与 乙 腈 混 合 液 ( 体 积 比 为 7∶3 )、
0.1% 甲酸 G 乙腈等 3 种流动相体系对 9 种抗氧化剂
分离效果的影响, 所得色谱图见图 3 .
由图 3 可知: 在其他色谱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以
1.5% 乙酸 G 甲醇体系、 1.5% 乙酸 G 甲醇与乙腈混合液
( 体积比为 7∶3 ) 体系为流动相时, 9 种抗氧化剂出
峰时间延迟, 且 THBP 峰与 TBHQ 峰部分重叠; 以
0.1% 甲酸 G 乙腈体系为流动相时, 9 种抗氧化剂能清
( b ) 四级菜籽油
晰完全分离, 并且峰形对称.因此, 试验选择 0.1%
甲酸溶液 G 乙腈体系作为流动相, 在 30 min 内完成
9 种抗氧化剂的测定.
2.2.3 柱温
试 验 考 察 了 柱 温 分 别 为 30 , 35 ℃ 时 对
80.0m g L 抗氧化剂混合标准溶液的分离效果
-1
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柱温为 30 ℃ 时, 出峰时间接
近的 BHA 峰和 OG 峰不能完全分开, 影响定量分
析; 当柱温为35℃ 时, 各组分能较好分离, 且峰形较
( c ) 芝麻油 好, 没有明显的拖尾现象.因此, 试验选择柱温为
1-PG ; 2-THBP ; 3-TBHQ ; 4-NDGA ; 5-BHA ;
35 ℃ .
6-OG ; 7-IonoxG100 ; 8-DG ; 9-BHT
图 2 采用柱长为 150mm 的色谱柱时的色谱图 2.2.4 洗脱梯度
由于测定芝麻油和四级菜籽油时存在较为明显
Fi g .2 Chromato g ramsobtainedb ychromato g ra p hiccolumn
的基质干扰, 杂质与部分抗氧化剂的保留时间接近
withthecolumnlen g thof150mm
( 四级菜籽油中 TBHQ 、 芝麻油中IonoxG100 出峰处
由图 2 可知: 混合标准溶液中的 9 种抗氧化剂 的杂峰干扰), 影响定量, 因此对梯度洗脱程序进行
能得到较好分离, 但实际样品中食用油基质组分复 优化.结果表明: 按照 1.2 节的梯度洗脱程序测定
5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