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0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21年第六期
P. 80
李 怿, 等: 以留样再测为基础的实验室质量控制
能力验证活动等手段对其进行管理. 统计分析, 从而对漂移分量识别和控制; ③ 当漂移
1.2 留样再测结果的组成分量 在两次检测之间发生时, Δt j 随检测时间变化, 此时
实验室进行项目 x 的第 j 次留样再测时, 得到 k Δt j 项 表 现 为 传 统 意 义 的 “ 漂 移 ”, 可 以 使 用
,
两个测试结果x j , 1 和x j , 2 此时: EWMA / I 图进行表征、 控制, 以便于加强对漂移识
( 3 ) 别的灵敏度, 也可以使用 CUSUM 技术进行识别.
Δx j =x j , 2 -x j , 1
Δx j =μ + ε bias , j , 2 + ε site , j , 2 - μ - ε bias , j , 1 - ε site , j , 1 ( 4 )
( 5 ) 2 结果与讨论
Δx j =ε bias , j , 2 + ε site , j , 2 - ε bias , j , 1 - ε site , j , 1
Δx j =k× ( t j , 2 - t j , 1 ) + ( ε site , j , 2 - ε site , j , 1 ) ( 6 )
2.1 质控样品的代表性
Δx j =k Δt j + ( ε site , j , 2 - ε site , j , 1 ) ( 7 )
公式( 7 ) 构建了一个期望值为零、 包含了测试系 利用质控样品进行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可以理
统可能的漂移信息及实验室精密度合成信息的数学 解为一个通过抽样表征测试系统运行状况的过程,
模型, 实验室可以依据这个模型对分析测试系统开 因此选择的质控样品应尽可能接近实验室当期检测
样品的实际情况, 这对大量采用模拟方法进行复杂
展质量控制工作.
成品油检测实验室的留样一般有相对固定的时 混合物检测的石油实验室尤其重要.
间 [ 5 ] , 这时: ① 当两次测试之间未发生漂移, 则k 为 国家燃料油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 2019 年 7 月
至 11 月从实验室的保留样品中随机选择了 24 个样
零, 留样再测结果只与实验室精密度及其变化相关,
可以使用 EWMA / I 图进行表征、 控制; ② 当漂移 品进行了再测工作, 再测的时间间隔为 3~4 个月,
为常数, 实验室可 表 1 是再测样品与实验室同期检测样品典型性质的
在第一次测试时已经发生, 则 Δ t j
以通过 CUSUM 技术对系统均值为零的假设进行 统计分析.
表 1 质控样品部分性质与实验室同期检测样品的统计比较
Tab.1 Statisticalcom p arisonbetweenQ Csam p lesandlaborator y testsam p lesatthesametime
w 硫 / 密度( 20 ℃ )/ 运动黏度( 20 ℃ )/
样品 项目 十六烷值
-1
2
( m g k g ) ( k g m -3 ) ( mm s )
-1
当期测试样品 平均值 4.2 831.0 53.9 4.440
标准偏差 1.5 6.3 1.8 0.566
最大值 9.5 848.0 59.2 6.380
最小值 0 810.7 51.0 3.405
留样再测样品 平均值 4.1 832.4 54.3 4.547
标准偏差 1.7 8.0 2.0 0.626
最大值 7.0 847.8 59.2 5.614
最小值 0 810.7 51.2 3.425
P t 检验 0.99 0.40 0.28 0.42
PF检验 0.72 0.09 0.37 0.28
由表 1 可知: 所选样品的各项指标与当期测定 求随测定值的不同而变动, 为使不同结果能够在一
样品的有较好的一致性, 其平均值、 标准偏差没有明 张控制图上进行比较, 需要对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
显的区别, t 检验和F 检验的概率远高于 0.05 的要 同时为方便进行不确定度的评估, 转化为标准偏差
求, 说明所选样品能够代表实验室当期的检测情况. 的倍数为宜:
十六烷值是表征柴油在压燃式发动机中着火性 I j = Δx j = Δx j ( 8 )
S R R j
能的指标, 是柴油的核心指标之一, 同时也是柴油质 ( )/ 2
2.83
量升级工作的主要瓶颈之一, 本工作选择以十六烷 式中: I j 为第 j 次留样再测差值经标准化处理后的
值项目为对象进行研究. 结果; S R 为以标准偏差形式表示同一样品两次测定
2.2 实验室精密度的评估与控制 结果的再现性要求; R j 为标准规定的再现性限.表2
在十六烷值检测项目中, 测试结果的精密度要 是24个再测样品的数据汇总及简单的统计描述.
5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