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5年第三期
P. 77

吴小龙,等:超声辅助碱提取-超痕量六价铬分析仪测定固体废物中六价铬的含量


              chromium was kept within 2 000 µg · L  −1 .  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 3 µg · L  −1  (0. 008 mg · kg  −1 ), which was better than those
              of HJ 687—2014 (2 mg · kg −1 ) and GB/T 15555. 4—1995 (0. 004 mg · L  −1 ). RSDs (n=6) of the determined values of hexavalent
              chromium in solid waste standard sample for the precision test was in the range of 2. 6%−2. 9%, and the relative error was in the
              range of −3. 5%−0. 49% for the accuracy test. This method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blank coal spiked samples,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his method and HJ 687—2014.
                  Keywords: solid waste; hexavalent chromium; ultrasound; ion chromatography; ultra trace hexavalent chromium analyzer




                                   2025 年《理化检验 - 化学分册》专题报道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杂志将在近年开展专题报道的基                      组学研究中的方法学探索与成果展示;复杂体系色谱分析
              础上,拟于2025年第8、9、10期分别推出 “新污染物分析”“复                 在相关领域(如临床诊断、药物研发、食品安全监控、环境监
              杂体系的色谱分析”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高分辨质谱技                       测与修复等)的应用等。
              术的应用”等3期专题报道,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高分辨质谱技术的应用 电感
              及检测技术人员踊跃投稿。                                      耦合等离子体-高分辨质谱技术凭借其卓越的元素和同位
                 (1)新污染物的分析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                       素分析能力,在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为全面呈现该技术
              活动的日益频繁,新污染物不断涌现,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                        的最新进展,本刊特推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高分辨质谱
              康构成了潜在且持久的威胁。新污染物种类繁多,如全氟                         技术的应用”专题。本专题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抗生素及微塑料等,其来源广泛,涵                       技术革新聚焦于新型离子光学系统、高分辨质量分析器等
              盖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及日常生活消费等诸多方面。它们                         研发成果,涵盖提升质量分辨率、灵敏度及降低背景干扰的
              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复杂,可通过大气、水体、土壤等                        新技术,如高场超导磁体在高分辨质谱中的优化应用,为元
              介质扩散,并在生物体内累积放大,引发一系列生态危害与                        素分析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手段;应用突破涉及环境领域中
              人类健康风险,如干扰内分泌系统、导致生物生殖发育异常                        痕量重金属的超灵敏检测,生命科学里元素在生物体内的
              以及耐药基因传播等。为深入探讨新污染物的相关研究进                         代谢与分布研究,材料科学中对材料微观成分的精确剖析;
              展,促进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成果共享,本期刊特推出“新                        关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高分辨质谱技术与色谱、毛细管电
              污染物分析”专题。本专题征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                         泳等技术联用,实现复杂样品中元素形态、价态的高效分离
              面:新污染物的分析检测方法与技术创新,如新型传感器的                        与精确测定,如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对元素不同形态的快速
              开发应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优化改进;新污染物在不                        筛查等。
              同环境介质中的赋存状态、含量测定、迁移转化规律与归趋                            上述专题论文内容涉及相关领域的综述、试验研究及
              模型构建等。                                            应用。其中,综述类文章要求能总结上述领域的研究现状、
                 (2)复杂体系的色谱分析 复杂体系往往包含多种成                       评价研究进展、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方向;研究类文章要求能
              分且其相互作用复杂,如生物样品中的蛋白质、核酸、代谢                        反映上述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类文章要求技术创新、
              物等混合物,环境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与有机                        方法新颖、内容详实,具有实际推广应用价值。
              物复合体系,以及食品、药物中的多组分体系等。色谱分析                            来稿须知
              凭借其高分离效能、高灵敏度和广泛的适用性,能够对这些                            作者请登录《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官网(https://lhjyhxfc.
              复杂体系进行有效分离及定性与定量分析,可为深入了解                         mat-test.com) 投稿,点击在线“投稿系统”,进行网上注册
              复杂体系的组成、结构和功能提供有力手段。为了集中展                         并投稿,投稿备注请标明“专题报道征文”。编辑部将为专
              示复杂体系色谱分析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创新应用,本                         题稿件开通快速通道,加快处理流程,保障论文时效性,择
              刊特组织“复杂体系的色谱分析”专题。本专题征稿范围包                        优录用。
              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新型色谱材料与固定相的研发及其                             编辑部联系方式
              在复杂体系分析中的应用;色谱分析方法与联用技术(如气                            电话:021-55882970;021-65556775-263
              相色谱-质谱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在复杂生物样本、                         网址:https://lhjyhxfc.mat-test.com
              环境污染物、天然产物等复杂体系分析中的创新应用与方                             E-mail:hx@mat-test.com
              法优化;复杂体系色谱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改进与创                             通信地址:上海市邯郸路99号
              新;色谱分析在复杂体系中微量或痕量组分检测方面的研                             邮编:200437
              究进展;基于色谱分析的复杂体系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编辑部
                                                                                                       •   311   •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